文艺评论 || 从“魔童降生”到“魔童闹海”——不断抗争才是活着的终极奥义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哪吒》系列电影彻底火了。如果说《哪吒1·魔童降生》是现象级的灵光乍现,那《哪吒2·魔童闹海》就是呕心沥血后的再续传了。有人说,这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再次崛起,也有人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迸发出生命力的最好证明。当然,也有人说,自国产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起,国产动画乃至国产动漫产业都可以比肩国际一线水平。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判,都离不开作品的内核。哪吒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在《西游记》中也有提及,但彼时哪吒已位列仙班。电影《哪吒》第二部所截取的故事内容,还是脱胎于《封神演义》,所刻画与表现的,都是围绕着哪吒的觉醒与抗争。第一部哪吒诞生,搅动烽烟四起,第二部哪吒闹海,看似与龙族大战一场,实则最终联合龙族与所谓的名门正派“阐教”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仔细梳理不难发现,两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无外乎三条感情线:一是哪吒与父母的亲情线;二是哪吒与龙族敖丙的朋友情;三是邪不压正的情感期待。两部电影都把这三点做到了极致,也因此引发观众的高度共鸣。
谈到作品真正的内核,也是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是影片中借由哪吒这一角色所爆出的诸多“名言”。从《哪吒1》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我就和他斗到底”,到《哪吒2》中的“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如果宿命就是一座大山,那我就劈开它”,热血台词点燃的不仅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一代不怕犯错、勇往直前的气魄,更勾起了饱经风霜准备躺平的“前浪”们的内心澎湃。在清汤寡水的心灵鸡汤已然无法撼动人们意志的大趋势下,借由曲折故事所迸发出的精神“强心针”仍然能够为人们注入强大的力量,这便是文艺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伴随《哪吒2》的爆火,导演饺子也火了。作为整个团队中最核心的人物,他的火是必然的。但借由采访,人们发现,更加令人钦佩的是饺子导演的成长之路。学医出身,辞职创业,自学美术动画,父亲早逝,靠母亲退休金生活等等,从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周星驰式”的小人物逐渐发迹的过程。饺子导演有句开玩笑的话,“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出来。意思相同的话,《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川也说过,他说既然选择了就不能给自己留退路。无论是饺子还是郭川,新一代电影人已经从商业电影大行其道和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权衡博弈中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多赢的道路,那就是回归电影的本质,讲好故事,特别是讲好人的故事,让影片塑造的角色走进人的内心。
《哪吒2》中,曾经浑不吝的哪吒形象依然鲜明,依然保持着独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因为心中有光,所以才能照耀别人,因为本心刚强,所以才能百折不挠。不仅哪吒在一次次的打击中觉醒,就连他精神上的好朋友敖丙也在与哪吒的携手合作中实现了蜕变。第二部哪吒电影加入了许多新的角色,如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一直以哥哥为榜样,努力修炼,希望能早日修成正果?;褂心倪傅母改咐罹阜蚋?,虽然经历了儿子炼狱般的遭遇以及整个陈塘关被阐教不良道人无量仙翁屠城的下场,但依然拼尽全力保护一方百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片中震撼的画面有很多,哪吒被锁心咒冰封住身体被冰刺固定,但为了挣脱束缚替母亲报仇,不惜撕裂自己身体的一幕让人最为揪心。那一刻,哪吒对抗命运的气概瞬间拉满。最终,四分五裂的哪吒重塑了身体,变得更加强大,解救出众人,联手龙族和妖族打败了伪善的阐教。
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与自然不断抗争的历史。人类从自然界学习了御火术,学会了种植与饲养,进而产生了文明。在与各种自然灾害对抗过程中,人类不断丰富阅历,积累知识,形成了社会的雏形。在几千年的发展轨迹上,人们不光与自然斗争,也在不断进行着内部的斗争,从争抢生存资源到文明间的隔阂,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到看不见火光的暗战,斗争和抗争的过程,充满了危险与血泪,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发展,也在曲折中不断进步。这是人类发展的总趋势,一如百川东到海,亘古未变。
《哪吒2》从创作到上映,经历了五年时间,其中一个三秒的镜头,主创团队就精心雕刻了四个月,经历过无数不眠的夜晚,导演的头发明显变得稀薄了,可见付出的辛苦。但生物学家尹烨曾说,人们无谓的熬夜就是在熬命,但如果能够沉浸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从中获得成就感,那么为之打拼的人就会在内啡肽的滋养下获得一股心流,这股力量虽然不能完全?;の颐堑纳硖?,但能?;の颐堑男模挥行脑嘁廊换鹑?,力量才不会枯竭。而人类活着的终极奥义,也就潜藏在这颗火热的心脏中。
作者简介:王国梁,《青岛文学》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