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与海东有约”阅读书评选登:孙秉伟 | 写给故乡大海的情书——评阿占《?;酢?!--[标题]-->
青岛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酢罚怯芍泄餍嵩?、青岛市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散文学会《当代散文》特聘专家、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阿占(本名王占筠)创作的散文集。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山东省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酢饭?9万字,收有42篇佳作,由第一章“?;酰薄?3篇、第二章“?;酰丁?5篇、第三章“?;酰骸?4篇、代跋“半岛的语文”组成。作品架构缜密、文字新奇,以真挚情感为内核,在豪放与婉约间游刃有余,既具历史纵深感,又不失人文温度。为读者展开了绚丽多彩的海洋生活长卷,编织了渔村动人心弦的故事,倾注了“大海的女儿”对故乡炽热的爱,展示了作者这一封情真意切的“写给故乡大海的情书”。
全书以“潮”“味”“岛”为内容架构,三者各具特色,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有浩瀚海洋的宏大叙事,又有渔民生活的微观描写,还有海味在舌尖上的旅行。历史与现实相照应,有声有色有味道,史料翔实,有据可依,逻辑力量强,是一部难得的文学版“胶州湾志”。
在“潮”篇章里,作者以“特写镜头”的聚焦手法,刻画了肖老大、猛子、“鱼眼”、“加吉王”老孙、“跟流捕鱼”的朱老大、“离开大海不能活”的客栈主人老赵、斋堂岛石家两兄弟、鱼佬儿、奇人甲、、后海的青岛小哥、老渔把式胡家山老朱等渔民形象以及海洋摄影家王泽杰、海洋雕塑家贾真耀等,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栩栩如生,画面感极强。在“老船上岸”里,当海风又啸叫起来的时候,在海上的苍茫日夜里生死沉浮二十年的肖老大,与那搁置在岸滩上的二十年的老木头船,一起组成了废墟,令人唏嘘;在“黑金鲍”里的猛子,身上绑着的“腰铅”,由四个铅块穿成,重达25斤,深潜十几米,在海底逐礁、逐片、逐面、逐缝地抢三寸大鲍,命悬一线;在“如鸟似鱼”里那个黑干精瘦的退役“鱼眼”,两眼放光,手舞足蹈地回忆那宏大的鱼汛场面,震撼人心;在“上钩吧,亲”里的钓友们在风浪里找快活,“加吉王”老孙钓起六斤八两大鱼的全过程,惊心动魄;在“与海蜇相杀相爱”里,可以自动杀毒,能以毒攻毒的奇人甲,令人匪夷所思?;粕酱迕癫独?、分解、腌制、加工海蜇的全过程,让人大开眼界;“后海往事”里青岛小哥的历险记,扣人心弦?!靶凶哂诘斗妗崩?,讲述了以“死过好几回的”胡家山老朱为代表的老渔把式们的惊险传奇故事,他们逃生于突如其来的狂风恶浪,从“坟墓里”爬了出来,“原本黢黑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令人色变。
在“味”篇章里,作者简直就是一资深的船老大,几乎要把胶州湾里的全部海产来个大点兵:辫子鱼、黄花鱼黑头、鳗鲡、鲈鱼、石斑、摆甲鱼、鲻鱼、鲅鱼、刀鱼、墨鱼、鳀鱼、鼓眼、凤尾鱼、白鳞鱼、开凌梭、面条鱼、鮟鱇鱼、巴沙鱼、大头腥、龙利鱼、虾虎、蛎虾、海蛎子······囊括了20余种鱼、蟹、虾、贝、螺。作者又如一超级海鲜大厨,各种?;醯奶厣?、烹调技术,如数家珍。在“厨娘妖娆”“熟醉”“鱼香这把密钥”“诸神拌饭”“一棹春风”“饺子就酒”“甜晒与乡愁”等篇章里,色味香俱全,让读者垂涎三尺。尤其是“吃蟹”,竟然吃出了寓意为“十全十美”的十道蟹宴。
在“岛”篇章里,作者从“岬角之恋”入手,在“凿头”“岛上短笺”“孤品一种”“若有灵焉”“渡船上”“耐冬花和候鸟”等篇章里,塑造了船作坊的领头师傅凿头、走遍海域里四十座岛屿的摄影家孙止、凭借一颗匠心,将千疮百孔的老船木打造出意义独具的老船木家具的壮族人阿成、渔婆。“守塔人”里,在概括了青岛海域的马蹄礁灯塔、千里岩灯塔、大公岛灯塔、崂山头灯塔、大桥岛灯塔、奥运灯塔等十座现役灯塔之后,详尽地介绍了位于老城区团岛岬南端、扼胶州湾咽喉的团岛灯塔的前世今生,展示了潮连岛上几代守塔人,“只熟悉三种声音:船笛声、风雨声、浪涛声”的平淡寂寞的生活工作状态和艰苦的环境。作者以“灯塔照耀,便是盛世锦绣;灯塔沉寂,便是至暗荒芜。”的类似散文诗般的文字,揭示了守塔人的内心世界和其工作的重大意义。在“码头悲喜”里,作者塑造了一个被大海咬痛了的“疯女人”悲剧形象。当不可预知的风暴发起杀戮,从码头上抬下来的一具具尸体,形销骨立,颜色全无,女人目睹男人最后的遗容,嘶嚎大哭。此后的二十年时光里,她在每天天黑前相同的时间里,会准时来到码头接船,自言自语“怎么还不回来,怎么还不回来”。读到这里,谁人不心情沉重,甚至泪目。同时也痛切地感受得到,在那个年代的渔村总是伤痕累累。理解了为什么“父子不同船”是沿袭至今的习俗,因为唯有这样,才有希望保全一个家族的血脉。
阿占的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海洋味”和地域特色,既有如同“弄潮儿”般的狷狂孟浪,又不失女作者的细腻感性。其对文字的驾驭令人叹为观止,富有诗意,几多禅意,十足韵味,既有趣味又充满智慧,兼具文学性和哲理性,有着鲜明的辨识度,展现了她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深厚造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对大海的敬畏之心,和对渔民的理解、怜悯以及人文关怀,让落笔显得厚重而又贴切?!俺毕锹?,时间显示出不动声色的力量,生命之光与死亡阴影重新融合,流沙如软金覆盖了所有的秘密。”“鸟疾飞而下,降落在大海的肩头。鱼腾跃而上,斜靠于西天的胸口?!北氏碌睦夏就反跋癖焕浅允5呐;蚵淼墓羌?,也像被人和猫吃过的鱼的骨架?!被嫔系挠婷瘛岸钔飞峡搪撕降?,满脸粗暴美学,海蚀风蚀之后,像雕塑一般呈现出金石之气?!薄按洗蟠┐髯藕7纾钔飞闲绰嗽暮降?。”渔民归来豪饮“一仰脖,就幸福了。至于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描写老城区一处客栈的门口设置“整个组合迷茫,苍旧,神秘。大航海的蛮荒感,后工业的颓废感,乌托邦的田园感,叠加在一处?!薄按系娜讼癖簧垢傻挠阋谎詈诘眉负跬该髌鹄?,因为曾经挂在生命的绝处,再次踩到陆地上,他们百感交集,已经流不出眼泪。”
或许这位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高材生,得益于碧海蓝天和姑苏园林的双重艺术熏染。大海在她的笔下,被涂成了色彩斑斓,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描写彩石滩的颜色是“铁红、雀蓝、杏黄、云灰、柠绿、胭粉、月白,一定是神仙来染过色。”“会歌唱的黄花鱼,通体明黄;会歌唱的黄姑鱼,红铜泛黄。一个像身着黄衫的皇家公主,一个像身披金甲的威武将军?!薄昂C嫔系鸩悴惆桌?,推进,推进,直到撞击在岸边的礁石上,哗然盛开,又转身即失在无尽的蓝里。”“秋海明透如蓝宝石,质感可比重磅丝绸。”“一次又一次地,剪开那如绢一般凉滑的海面”“云彩最好是金属感的,一种赤铜的姿态。天黑了,我喜欢仰泳,躺在普鲁士蓝的调子里,看月亮从城市的剪影之中升起,银光倾洒,丝线缕缕,我以切切的仰望模拟珠蚌的暗恋?!钡绷鞯啮延恪氨撑嗬?,体型似纺锤,白腹如丝绸肚兜,滑溜溜,光闪闪,如果掰开它们粉嫩的鱼鳃,会想起杏花初开?!薄办莱龅奶乐榘?,盛在浅钵中,撒香菜碎和枸杞子,白玉之上红绿逢春?!薄懊髅魇怯埠海丛谥癫淼旱睦衔蓍芟碌却嘧颖惫?,在灵山岛的渔火里倾听渔婆呼唤儿孙回家吃饭,并为这些热泪盈眶?!焙I峡创蠊艿骸熬褪钦坷恫择防锏拿藁ㄌ窃??!比肓说骸岸鳎蠛G杲醵?;西望,崂山九天悬峰。清晨观日出,最得磅礴壮志,遇云雾缭绕,则琼阁变幻?!薄暗荷系暮谝?,静得好像在等候一根针的坠落,繁华星光堪比最奢侈的名钻,悬列于普鲁士蓝的丝绒天空?!?/p>
作者语言诙谐,文风幽默,或调侃或夸张或仿拟或戏谑,善于用轻松甚至是俏皮的方式,来表达深邃的思想,还可品出几许冷幽默的意味。如说年轻小哥“正是被荷尔蒙顶得上蹿下跳的年纪”,令人会意一笑。如描写十斤重的大辫子鱼“长成这样的都属于辫子鱼里面的姚明?!薄耙坏揽о愦?,口感娇嫩,众人竟找到了接吻的感觉,浑身战栗:‘么么哒,么么哒’喊个不停?!彼拇ɡ苯贰按映旌斓蕉L踉俚狡咝墙?,每一种都能辣到让人怀疑人生。吃到难以招架,众人围着长桌子吐舌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演动物话剧。”“吸溜上两口地瓜烧,任腹中燃起滚滚火焰,一腔刚烈,半生梦回,不过如此?!薄八木晖烟?,直接将老钓的自信拉入宇宙尽头。”“众人不停敬酒,就差献出膝盖了?!焙r米印霸诩嵊驳耐饪巧鲜樾醋欧胬氖??!薄霸诨Ш驼苎涎菀镒拍持侄粤??!薄笆悄腥嗣撬灯鹄淳鸵榈匦ι弦环亩巫印!薄霸绞乔坑驳耐獗碓接腥崛淼男囊猓夥萆娴恼苎б残碛兄诠睦颐谴┰缴钪形耷榈募纂?,去触及在其背后的温柔?!?/p>
阿占的创作,扎根齐鲁文化的丰腴土壤,情系浩瀚的黄海胶州湾,收集、引用了大量的海洋历史掌故、史志文献、神话传说、渔村风情、海岛风貌等,并融入了正确的美学观和古典诗词修养,使其散文集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色彩感与空间张力,和独特浓郁的渔村海岛烟火气。李白、卢纶、苏轼、关汉卿、白居易、范成大、陆游、梅尧臣、李渔、亚里士多德、普希金······等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千古名句和不朽诗章信手拈来?!渡胶>贰妒芳恰贰睹ぶ尽贰堵酆狻贰渡衽┌俨荨贰栋捕乐尽贰督喊闹尽贰渡蕉ㄖ尽贰都茨刂尽返仁分咀柿衔渖⑽淖髯湃ㄍ⒔?。
这位在海边长大的姑娘,迷恋着故乡大海,她在该散文集“半岛的语文(代跋)”里深情地写到:“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以东西290公里,南北190公里的体量伸入黄海和渤海。这里的山、海、渔、歌,这里的湾、港、船、岛,经过岁月的打磨,经过人类精神的整合,最终演绎成海湾的方志,半岛的语文,船舶的族谱,港口的记忆。我所要做的,就是忠诚地书写这一切?!?
阿占把书写海洋当作是“写给故乡大海的情书”。她深入码头渔港岛礁,与船老大交朋友,与渔家大嫂拉家常,与鱼贩子讨价还价,饶有兴趣地听取渔家号子。伫立在废弃的渔船前凝思,跳进一湾碧水畅游,成为她亲近大海、寄托乡愁、梳理思路、消除疲惫的“秘诀”。其作品里随处可见其熟稔的丰富海洋专业知识,弥漫着故乡地道的海腥气。她对大海的赤子之情深深地感动了读者。
曾有一位著名作家采访阿占。她不无自豪地说道,“我出生并成长在海边,蓝色是我最早接触的颜色。因为我对海洋有更深的认知,我感受到的蓝色,有通往黑夜的墨兰,有乌托邦的克莱因蓝,有宝石蓝和孔雀蓝,有安徒生的矢车菊蓝等等,熔炼一海好词吧,什么静冷、阔远、孤独、勇敢、宽容,什么雪满弓刀,什么明月前身,都在蓝里面?!?/p>
更逗的是那位作家又问阿占,到了八十岁甚至九十岁时,她会是个什么样子?阿占告诉人家,到那时,她会“涂着红油漆一样的唇膏,穿三寸高跟鞋,戴潜水镜,白发高挽,一袭黑杉,且已瘦出了悠悠风骨?!闭馊萌巳炭〔唤那崴商竿?,透视着她的特立独行个性,承袭着她的幽默诙谐风格,凸显着她标新立异的思维模式,凸显着她看破红尘的率真洒脱。
作者简介
孙秉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散文写作与评论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影视文化研究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中华文化研创促进会特邀学者、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原青岛铁路文联秘书长,系青岛市文联第六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