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服务想约就约-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全国茶楼信息网官网,400元3个小时快餐

《江河有声》:严峻现实的温暖观照

乔洁琼

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加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逐渐兴起。生态文学多数聚焦于工业化对自然的影响、环境伦理问题,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伴随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理论发展出深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等分支。深生态学主张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视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生态女性主义则通过分析性别与生态问题的内在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父权制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内在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态问题同样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诸多对自然破坏和生态危机的反思。近年来,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当代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方向指导。生态小说不仅应揭示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代价,更应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环境的?;ず腿说淖鹧?。尤其是后工业化时代,面对工业化时代产生的环境遗留问题,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

青岛作家瑛子的长篇小说《江河有声》试图思考和回应此类问题,围绕一个案件和三个家庭展开叙事,情节并不复杂,情感却跌宕起伏。作品用温情和诗意的态度观照严峻的现实,凸显了女性作家面对生态问题的独特思考。作品讲述的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刻画了环境问题对普通人造成的影响,案件将原本不相干的人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矛盾纠葛。通过情感冲突与环保背景的交织,让读者感受到时代洪流中人的坚韧与温暖。通过情感叙事和价值建构,用温暖现实主义笔触呈现了社会变革中的人性光辉。

《江河有声》围绕一个环保官司展开叙述,小学教师成玉皎起诉华美公司环境污染导致女儿铅中毒死亡,一审由于证据不足败诉。案件诉讼对转型中的华美公司造成不利的舆论影响,董事长沈灵均认为既然没有证据表明成玉皎女儿的死与华美公司有关,公司坚决不承担人道赔偿。二人开始了新一轮较量?;繁>中氯尉殖ぶ4苛傥J苊?,介入案件调查。三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构成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关系,有趣的是,作者让三位女性承担起这三个社会角色,其职业纠葛与她们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相互交织、缠绕、牵绊,使得故事呈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在小说中,很多叙事动机来自瞬间的或者长期积淀的感情,这些情感或因悲悯或因恩情或因欣赏而显得尤为动人,所有人物做事的动机几乎都与情感有关。如吴成与沈俊驰的兄弟情,沈俊驰与沈灵均的姐弟情,三位女主角与她们的丈夫的夫妻情。所有人都忠于亲情、珍视情感。由于所有人都是好人,悲剧的发生就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也就愈加显示出环境?;さ闹匾庖?。

韦清琦在《生态女性主义》中指出,生态女性主义关怀的对象包括了所有的二元论中弱势的一方,自然、女性、东方、被剥削阶级、发展中国家等等。成玉皎在小说中就是受压迫的一方,她的丈夫也是受害者。这一方面同时还包括了沉默的大多数群众如166户村民。其中重症患者27户,有些被华美公司以关怀的名义“收买”,有5户对华美排污产生怀疑,但他们不愿意打官司,“是胳膊扭大腿,无用功,坚决不干”。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文明的发展脱节,不相信法治社会能为他们伸张正义,本能地选择默默承受或者逃避。作者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地俯视弱者,对他们予以道德劝诫,而是给予完全的共情,对他们的软弱给予了理解和包容,不厌其烦地解释着他们的生存困境,不遗余力地挖掘着他们的勇敢和人性光辉。如成玉皎的丈夫和原华美公司员工吴成,面对人生的重大变故害怕、退缩,但依然重情重义,对朋友、爱人不离不弃。这正是人性中最动人之处。作者饱含情感,给予成玉皎无限的温情。通过金牌律师陈锦的眼睛,我们看到成玉皎在冰天雪地拿着水和包子瑟瑟发抖地坐在台阶上,这身影让律师想到自己的母亲。母亲这一形象,瞬间抽象化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打开情感的闸门。这一形象不仅感染着律师,也感染着普通人。

《江河有声》没有像其他生态文学作品一样对被污染的河流、空气进行直接描写,强调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回避相关各方的责任。而是通过回溯视角,对已经实现环保转型的企业进行历史追责,超越了以往生态小说的历史视野,赋予环境问题反思视角。通常的理解是,没有工业化初期环境的污染,就无法积累当下的财富,不能抓住过往不放。然而,成玉皎坚决拒绝和解,哪怕家破人亡、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繁>志殖ぶ4慷プ啪薮笱沽Γ舳曰拦疚廴净肪嘲傅牡鞑?。在郑纯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面对各种诱惑,她的选择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正义。这一价值坚守赋予《江河有声》坚实的现实主义内核,提升了小说的高度。作品强调的是责任和治理、转型与希望。郑纯所做的,不仅是给成玉皎等受害群众一个说法,也是当下管理部门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生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正是当下主流文学坚持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径的原因。

作者简介:?乔洁琼,青岛市签约文艺评论家。